Tuning into kids 已經上到第三課,每次都會觸動我自我反省的機關,然後希望能更理解自己的孩子多一點。
我收到了一些重要的messages,雖然是片段,但是絕對有用:
1)人都是有情緒的,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剝奪小朋友的情緒,剝奪小朋友的渴望,不是站在對立點,而是站在小朋友身邊,陪小朋友去感受。就好比小朋友想買糖,你不讓買,同時也不讓他發脾氣,結果就是一發不可收拾。換一個角度,你不讓買,但是站在他身邊,陪他一起流口水,講出渴望的情緒,小朋友仍然會fd不開心,不過知道身邊有你陪著一起渴望,當他經歷多了,覺得自己被明白,有一刻會「轉台」去講別的,那麼你成功了。
2)小朋友很粘身,應該是覺得被關注得不夠,沒有安全感。家長可能會說,不對,我給的關注一定夠多,那也許就是你給的不是他想要的,關注不適合需要。
3)成長中有兄弟姊妹,最有價值的不是相親相愛,而是彼此的衝突,而這種種的經歷對小朋友的成長非常有意義。
4)小練習,圖中有不少小朋友產生情緒的情況,大人們有否想過和自己大人世界的類似情況?比方說,分享你新買的電話?叫你吃你最討厭的芫茜蔥?如果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大人們是不是還可以冷靜的去勸說,「乖啦,你應該試下,乖啦,要學識分享嘛」。
當我們老是抱怨小朋友亂發脾氣的時候,也許正正是我們應該思考的時候了。幫孩子去認識和疏導情緒,能有效改善關係,大家值得努力。這些方法,其實應用在大人身上一樣有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