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買書,只是一直買,買了就對自己說,遲一點找時間看,然後就成為一個惡性循環,買買買但是永遠看不了多少。離開舊公司之後,開始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所以更多的是去利用圖書館、閱讀程式,買書也越來越少,那麼豐富的一個圖書館館藏,那麼方便的預約方式,不用可惜了。而這一個轉變,某程度上也算是一種「放下執著」,其實不一定要擁有才能有閱讀的喜悅。
還記得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排預約排了很久,而且要預約兩次才看完,也是一種樂趣,畢竟大部份書不會看第二次,會多次重讀或者寫書評才擁有也不遲,把「想要」的感覺推遲一點,會發現其實並不「需要」。
題外話講多了,其實是想介紹這本書,沒想到書已經買了接近三年,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上面那段話的原因。
這本書值得大家花一點時間去看看,書裡有一段話是這樣講的:
「情緒不單單是指心情感受,也對身體有直接影響......一向未有解讀和照顧自己的情緒,但身體卻能忠實的反映情緒的問題,承載著情緒的起伏,腦海可以選擇逃跑、關機,但身體逃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