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的一個突變年。工作進入瓶頸,壓力讓我崩潰,大病了一大場,上司不近人情,工作伙伴一個一個離開公司,公司開始不停裁員,整個天空是黑暗的。然後,我忍痛遞了辭呈,離開了一間我工作了15年的公司,我的第一份工作。心疼嗎?心疼!苦不苦?苦不堪言!還能夠怎麼樣?那個時候,我真不知道。 現在,我終於活過來了。休息了半年,重整了自己,我懂得放慢腳步,因為可以走得更遠。 2017年,我的新生命年,我痛定思痛,改行了。對於一個年過半百的人,拋棄老本行,談何容易?更何況是很多人都回避的保險業。朋友們當然會靜觀事態,看看你能撐多久,解釋的話不用太多,我用我的熱誠去迎接新的生活。而現在,我是真的感覺到我是在生活了。 那麼你凖備好看著我向前走沒有?我等你。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給不想原地踏步的你
今日cold call,多左人肯起碼聽一聽你講乜,自願醫保、延期年金同MPF自願供款呢扣稅三寶一出,真係多左人開始關注呢個話題,就算唔買都想知道一下。
有朋友話,好佩服你去打cold call,其實關鍵並不是打call 難不難,關鍵在於你有幾堅持,又有幾在乎自己既顏面😁!我地要做既是每次同自己比較,起碼我今時今日敢係電話到同個客講笑,一年前我連個headphone 都想🔨爛佢🤣,我有進步喎,你呢?
💕給不想原地踏步的你,共勉之💕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十一):育兒路上父母必須要拿一個共識!
上次講到,育兒路上的隊友,有時候真的會讓一眾媽咪們身心疲憊。不少媽媽對老師說,有時候自己很想把一些學到的技巧運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可是隊友不理解、不肯了解甚至很不屑,結果往往會不歡而散。
有媽媽在台灣收到先生的短訊忍不住激動,因為先生見不到孩子的努力、快樂,只把焦點放在「學到了什麼?」上,還揚言,如果什麼回來的時候發現什麼都學不到,那以後就再也不讓孩子參加了。媽媽很沮喪,從小培養一個「理念」又怎麼可以隨便丈量,現在的人太喜歡quantify每一件事情而錯過了整個享受過程。
老師說的很對,在教育上父母必須要拿一個共識,最好就是商討一個大家都贊成的方法,那孩子就不會一會兒遇到方法A一會兒遇到方法B,不知所措。就算方法不一樣,起碼表面上不能對立,孩子不但會因父母不同的意見而迷惘,也會很聰明的去試探底線,然後選擇較低標準的一方去跟隨,底線就好像變得越來越低了。
就好比家長自己經常在一旁打電玩,卻對孩子諸多限制連電視也不讓碰,家長在飯桌上不停划手機,卻叫孩子專心吃飯,家長自己根本不會拿起書看,卻批評孩子不愛看課外書一樣吧。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看待生命的第一關鍵影響人。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我們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到底真正理解這句話的人有幾個?保險業這行最大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和很多不同的人交流、交談。這些人可以是家人、朋友,更可以是以前從來不認識的陌生人。
每次見面會加深認識,每次聽完故事會對生命有新的認知,而這種種會不停的提醒著自己,其實我們有時候只看到別人現在的成功,我們忽略了別人的努力、付出,我們更忽略了自己擁有的。
最近上伸展課,伸展導師最喜歡教訓人的一句話就是:「你別告訴我你做不到,你只需要告訴我你想不想做,其餘的都是籍口」,very true。
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老闆,可是風光的背後原來是因為朋友的老公壓力太大而有情緒病,完全不能再打理公司,因而朋友獨立支撐著老公公司的運作。換一句朋友的話說,生活還是要繼續的,不是嗎?
最近很努力的在和referral會面,感激一眾對我伸出援手的朋友,感謝你們在refer 朋友的時候想起我,不論最後結果如何,這份友情、親情收到了,記在心裡!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時光倒流!
個女話:媽媽,如果你下次想鬧我既時候,不如試下講「時光倒流」囉,返番去未發脾氣之前,咁我地重新來過。
我問:咁如果你亂發脾氣呢?
個女話:咁你都講「時光倒流」。
我話:好喎,你記住了,呢個方法好有趣,邊個教你架?
「代課班主任」。
一個好老師可以影響孩子一生。
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TVC(MPF自願供款)
不停有朋友問MPF自願供款可以點玩去拿扣稅優惠,大家如果身邊有人已經60歲,仍然在工作,要報稅,又想拿盡個扣稅優惠,咁就介紹俾我啦。
我略略計過下,到65歲拿款時,個扣稅優惠真係可以幫佢慳唔少,非常可觀架。你可能會問,唔係話每年賺十幾個%咩?嗯,呢個講法唔太正統,我讀書時經濟科好差,不過都知道time value of money 唔可以咁睇,所以大家了解多D啦,咁先會明多D!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十):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最大支持者
老師講分享的重要性時,帶出了另外一個話題,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解難能力太弱了,遇到問題時,很容易就不知如何事好。雖然我們可以狠下心腸,多讓孩子去自己解決,從而訓練他們的能力,可是我們也要清楚的讓孩子知道大人的底線,有什麼大原則的事情是不可以違背的。
培養孩子的正念很重要,有了正向思維,才能從容的面對挑戰。還要不時告訴孩子,相信自己的父母,家永遠是他們可以停泊的港灣,遇到難題是絕對可以回家裡尋求幫助的,大家可以商量、找出最好的方法去處理。
試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有問題時對你絕口不提,有時候的確是可以把事情處理好,有時候問題可能就越滾越大了,這個時候父母倘若是最後知道的人,連搭一下手的機會都沒有,那將會是多麼悲哀!也許早點知道,世界就會改寫。
然後有媽媽分享,其實我們學到的東西,很想用在孩子身上,可是家裡的隊友老是唱反調,所以好累啊!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真是至理名言!
糖尿病病人可以買到保險嗎?
有客人來問,我有糖尿病,我可以買自願醫保嗎?其實我們是很難立刻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的。大家大概都知道,糖尿病大致可以分為I 型和II 型,診斷的時候要看空腹血糖值、葡萄糖耐量兩小時的測試結果,又或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
財務策劃顧問不是醫生啊,只能分享一下在核保上,客人或許會被要求做什麼一系列的檢查、提交什麼一系列的報告。如果客人配合,在提供所有資料之後,公司就會根據客人的身體情況、檢查結果進行評估,然後決定承保與否。在這之前,客人是要有耐性參與和等待的。
自問我算是很幸運,客人基本上都很配合的提供資料、報告,也很願意分配時間去驗血、檢查。要知道,沒有這種種的合作,核保路上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我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客人的保單批核了,大家可能會說,那當然啦,生意做成了。對,這是其中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不過大家有沒有見過想買保險,卻沒有一間保險公司願意承保的客人?如果見過了,也許就會明白財務策劃顧問背後的無奈,就算你很想幫忙,不過還是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我不喜歡追著客人去買保險(老闆聽到可能會🔨🤭😂),我喜歡解釋我所理解的事情和保險的觀念,大家都是成年人嘛,絕對有能力處理自己想要的東西。
大家知不知道糖尿病人如果買保險要起碼怎麼做?也許有必要去保險公司指定的中心去驗血、體檢、尿液分析,甚至靜態心電圖、主診醫生報告等等等等;而批核的時候還要看年齡、患病年期、控制程度、其他風險評估。試想想,如果經歷了這麼多,若是真能承保對於病人或者是財務策劃顧問來說是不是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Vision + Action
Vision without action is merely a dream. (有所想,無所動,只是夢)
Action without vision just passed the time. (有所動,無所想,渡光陰)
Vision with action can change the world.(有所想,有所動,夢境成)
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喜歡讀書真的等於成績好嗎?
剛剛看著一個祖母級的女士,在狠狠地罵自己的孫兒,不斷威脅揚言要把小朋友所有的玩具扔掉,把所有書扔掉,指責小朋友不愛讀書,儘管小朋友不停更正:「我不是不愛讀書」「我不是......」,女士的結論仍然是:「如果你愛讀書,為什麼這個分數?」
孩子好可憐啊,因為成績=喜好,直接掛勾了,你的成績不好,就是源於你不喜歡,就是你沒有用功,就是你不好,最後這個女人還用手指一直戳孩子的頭,大聲說:「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你沒腦!」
想像不了有什麼比這些話更傷害人,我們常說怪獸家長,沒想到連長老級也這麼變態,對不起,允許我用變態這兩個字,你想他怎麼樣呢?為這個世界添一縷青煙?
想起昕昕對我說的一句話:「媽媽,我雖然游泳不快,不過我喜歡游泳,我享受游泳,但是我不喜歡只為比賽而游泳。」我說:「那我們就喜歡游的時候才去游吧」。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要走的路,可否認真去聽聽他們的心聲?
生命教育這條路,怪石嶙峋,處處暗礁,希望大家能夠hold得住,而且不後悔。
共勉之!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生命其實很可貴!
在街上看到兩隻非常漂亮的西摩犬,大隻的是仔仔細隻的是囡囡,主人照顧得非常好。不過想不到的是,在主人收養之前,仔仔是棄犬,被人丟在街上,囡囡是一隻被人虐待到皮黃骨瘦滿身皮膚病而關在陽台外的可憐小狗。
現在仔仔7歲囡囡5歲了,活潑可愛,一點也不怕人。我們生命教育劇團正在排練的歌舞劇和這個話題也有關係,一衆演員們看到這兩隻狗狗有更多的感覺。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九):請聆聽孩子的心聲
當老師問兒子:「為什麼你會想去賣鳥蛋呢?」兒子一本正經的說:「我認真的觀察過了,買鳥蛋的人的工作時間都是晚上,工作時間不長。買鳥蛋比較簡單,夜市人流不少,而且週末人流最多,我比較容易計算利潤。如果收入足夠應付開銷,而且還有利潤的話,那我每天都會有一整個白天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我的收入扣除開支就直接裝入口袋裡,言下之意不用交稅(這點我有懷疑),最重要的是我喜歡吃。
這樣有條不紊的解釋,讓人很驚訝。作為父母的,有多少人有耐心去等待孩子慢慢的把自己背後的故事講完?先別去評論故事的完整度、可行性、是否符合邏輯、是不是異想天開,但是當孩子在很用力和我們分享他們的心時,我們一定要努力接住。
曾經,我們會因為表面的行為而指控孩子的錯誤,可是如果我們冷靜下來,去了解孩子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有時候也會驚訝於孩子們的想法,原來她/他這麼做是有一套理論的,而這些理論已經說服了我。可是如果我們一出口就是責罵,就算之後找機會了解清楚了,就算之後為衝口而出的話而道歉,效果也不會那麼好了。
請暫時放下手機,暫時離開電腦,輕輕擁抱著他們,耐心的等待他們把話講完。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把每一個今天當作是最後一天
三年前大病卧床的時候,根本不能入睡,因為全身上下的皮膚好像有蟲在爬有蟻在咬有火在燒,往往是很累很累但是睜著眼到天亮,無論吃了多少抗過敏藥打了什麼應該會立刻入睡的抗過敏針,都是無功而還。有一時半刻,「死亡」兩個字會不期然的跳進腦子裡,別想錯,不是我去找死,是我會想,「死亡」是不是正在偷偷找上我?人腦的構造很有趣,一個貌似簡單的全身皮膚過敏反應,會顛覆了一個人本來的生活習慣。
把每一個今天當成是最後一天,是我經常告誡自己的想法,有這個想法,我絕對相信你的生活不會有枯燥兩個字,把每一個今天當成是最後一天,我也相信那些你一直在等而遲遲沒有去做沒有去說的話會坐言起行會衝口而出。
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很多時候,決定了做就會放手一搏,因為我的確是不太喜歡猶豫不決三心兩意。我常常提醒自己,人一生也不就只有30000多天,其實我也已經過了一半了吧,我倒底要用多少時間去等去猶豫?
「Relief」,就當作是自己給自己一個自由!大家不妨多點倒水,可以像我一樣去把苦水倒給朋友,倒了出去,也就放下了,放下了就再邁步。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八):和孩子交談的重要性
上次講到老師問,大家平時有沒有和小朋友交談?小朋友和你分享自己的想法時,你是如何接招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回想一下。
老師講了一個自己的例子,很好笑。她說,有一天兒子對她說「媽,我終於知道我長大以後做什麼了,我想去夜市賣鳥蛋」,講到這裡,老師問,大家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會不會是,「啊?你個沒用的東西,怎麼那麼沒出息,不好好讀書,老是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下刪一百字。大家一聽就噴笑了,是喔,孩子很有可能一拉開這個話題就被臭罵一頓。
老師說,從小到大父母每天都會接不少的招,孩子和你分享的時候,如果你不「認真」的對待,不「用心」去了解,那久而久之的結果會是,孩子不再願意分享,不再和你說悄悄話,有問題也不再需要找你幫忙,交談很重要,接招的技巧也很重要。
老師的兒子很有頭腦,當老師很認真的問他:「哦?這麼有趣?為什麼你會想去夜市賣鳥蛋呢?」孩子的答案讓我嘆為觀止!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七):你知道自己孩子的優點嗎?
你知道你小朋友的優點嗎?當有人問你的時候,你想到了什麼?
也許有人會說小朋友很聰明學習新事物很快、運動細胞很強、成績很好,樂器演奏得很好。聰明伶俐乖巧懂事善良有責任心是優點,學得快彈得好是能力。老師說,重點不是能力上,不是說能力不重要,不過內在更重要,大家要多想想這其中的分別,在稱讚孩子的時候,會不會多用一點心思,而不是只關注「能力」。
大人有時候注意到孩子的錯誤遠比優點多,我們知道孩子的優點,是放在心裡?還是會不斷的告訴他們你好棒?很多時候,家長知道,但是並不會講出口。點滴的鼓勵,其實是建立孩子信心的基礎,當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到的時候,就會再向前走更多。
鼓勵的方式,在孩子還是BB的時候我們都很有耐性也很願意去做,可是時間越長,孩子長大了,耐心卻消耗了。如果有人稱讚你的小朋友,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會一起贊?還是會說「哪有?」「平時不氣死我就已經很好了!」「他只是在人前扮乖罷了」,我們就是不肯好好的認同。
有家長說,這會不會是和我們的文化背景有關?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做人要謙卑。也許是的,不過我們也不應該要過份的謙卑吧,尤其是用否認孩子做得好來表現謙虛。
老師問,大家平時有沒有和小朋友交談?小朋友和你分享自己的想法時,你是如何接招的?
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六):孩子不是不好而是不同
老師問,大家有沒有發現,當兩個孩子都在發展一種興趣的時候,弱的一方會比較容易放棄而轉投另外一種興趣,而這個新興趣反而有可能會發展得更好。這是因為在無形中,孩子們自己也在暗自較力,家長雖不為意,但也有可能曾經或有或無拿他們比較過。
不要認為生兩個以上的孩子一定會相親相愛互相扶持,不一定喔,處理不好,也可以互不相讓難以相處甚至各自為政。聽了以後,心裡終於有點明白了孩子的反應。
回想一下也是,當一個在某方面很出色的時候,另一個無疑是活在一層光環下。A做的好,B做得和A一樣好,而不是B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己做得很好,是因為受A感染而有現在的成績!
年紀小的孩子,在大人眼裡大多數比較反叛、不聽話、不按牌理出牌,因為他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要開始要和年長的兄姐爭資源、關注和愛。如果不鬧,大人的眼睛也許就看不見他們的不同了。
是的,老師強調了好多次,孩子不是「不好」,而是「不同」,只是家長你是否有注意到這只是「不同」,而不是「不好」?當你覺得他們比兄姐不好的時候,你不是已經在比較了嗎?
接著,我們被問到一個問題,家長們,你們知道自己孩子的優點嗎?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大家不妨想想,你知道自己孩子的優點嗎?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五):沒有絕對的公平
家長很想公平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孩子,就像這次親子活動,有的媽媽因為不能把兩個兒子都帶來而選擇了不參加。我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其實沒有絕對的公平啊。以前買衣服鞋祙都念著要公平,到後來發現其實不切實際,姐姐的衣服有很多很快就已經不合穿要傳給妹妹,而妹妹的衣服是完全穿不完。有人會說,那不公平啊,年紀小的不就永遠沒有新衣服穿了?其實也不是絕對的。
老師說,我們的生活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以前經濟條件差的時候,他們會對孩子們說,我們的資源不夠,不能夠太奢侈浪費,所以有時候無法做到很公平,不過希望孩子們都能理解,父母會盡量做到最好的平衡。
老師有三個孩子,老大喜歡運動,老二喜歡看書,老三喜歡吃,所以熟悉孩子性情的父母,會因應孩子的不同而調整處理的方式。好比老三愛吃,如果要談一些嚴肅的話題,一定要在吃的時候談,因為只有這個時候老三最relax,最能聽入耳。
三個孩子是一個小社區,其中一個是leader,一個是follower ,而最後一個就是比較委屈的一個,因為當leader 決定了,follower 跟隨了,第三個就比較可憐了,要麼就跟隨,要麼就沒有。但是,這也就讓孩子們自己去面對自己去爭取。如果不觸及底線,家長一般不參與任何「戰爭」,所以他們會一早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底線,而且盡量不介入也不接受告狀。
反觀家裡有兩個孩子的話,事情可能反而不一定好解決,因為一對一是絕對的competitor!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四):最好的禮物
大人要認錯,理論上比小朋友要難,因為大人已經有了些許「顏面」,又或者認為自己如果示弱,那就更難管教。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總是不肯認錯,大部分情況下是覺得自己沒有錯,那怕是知道自己有不對,那怕表情已經很懊悔,但是「對不起」這三個字就是不肯說出口。老師問,那家長有沒有和孩子討論過為什麼?那家長自己是不是也是不容易道歉的呢?的確值得探討。
孩子其實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善於觀察模仿,其實不難發現「我看見的你是我自己」。這兩天有一個遊戲很好玩,分開兩組人每組站一邊,中間會有一個認錯的人走過,兩組人一組是講原諒的話,另一組是講生氣憤怒不原諒的話,當中間這個人向你講「對不起,我知道我做錯了」的時候,大人小孩就向他講原諒或者不原諒的話。有的小朋友表情豐富,用詞尖銳,大人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平時的自己。
在講最好的禮物的時候,有家長說「書」,有的說孩子自己去挑的玩具,老師問:「有沒有3C產品?」,大家都不約而同搖頭笑了,心裡明白,3C 實在是易放難收。有個媽咪分享了一次有趣的經驗,說自己很認真的畫了一幅畫,年幼的女兒放學回家的時候就送了給她,女兒視如珍寶,貼在自己的櫃子上。老師第一句就問,「只送了給小女兒嗎」?這位媽咪說是的,大女兒有點兒嫉妒,不過這個時候她明白,孩子有些時候並不是需要物質上的禮物,而是父母的真心關注,原來一幅認真畫的畫,已經是最好的禮物。
聽著這個例子,我問了一個問題,我說這位媽媽的經驗帶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我們有兩個以上子女的父母,該如何處理「公平」呢?其實絕對的公平似乎變成了一種浪費。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三):生養孩子真的不容易
大人們要安全感,小孩子更需要安全感,然而這都會在大人的否定、指責、嘲笑中蕩然無存。我們的傳統文化是覺得批評會令小朋友加速成長,不停指出小朋友的錯處,他們才能進步,謙虛才是美德。我們有看到孩子犯錯背後的原因嗎?我們有給時間小朋友去解釋嗎?我們有耐性聽佢地講嗎?不是說我們不要謙虛,但當有人稱贊自己的小朋友時,大家第一個反應會係點?很多家長被問及時,靜默了。
今次的學習團真係為學習而去,所以我地有兩日full day 進行生命教育體驗課程,非常充實,午餐也是飯盒。欣賞台灣人的環保意識,所有飯盒用紙,丟棄時廚餘和容器要分開,在街上的確不好找垃圾筒,據說如果要人來收垃圾,一定要用有鐳射貼紙的垃圾袋,因為已經收取垃圾徵費。
第一日的上午,就係由彩虹愛家的其中一個創辦人來講課。講師一開始就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實在令大家受到不少沖擊。你覺得孩子和大人,哪個比較容易承認錯誤?你覺得什麼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你知道自己小朋友的優點嗎?有兩個以上小朋友的家庭,你如何看待公平?你懂得平衡嗎?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是否還會結婚生小孩?你懂得和小朋友交流、溝通嗎?你如何看待小朋友和你分享的心𥚃話?
每一個問題,只有放到枱面上討論時,家長們的情緒才會出現,才會真正開始回想我自己是怎樣處理的。生養孩子實在不容易,相信做父母的愛一點也不會少。當然有的人覺得生養小孩子很煩,妨礙了二人世界,降低了生活品質;有的人覺得恐懼,我連自己都還沒搞定,實在不適合去養育別人;有的人覺得世界太複雜,不生是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傷害;當然,也有的人很喜歡小孩子,很可惜沒有緣份。
理由琳琳種種,沒有對錯,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而有時候也不在自己手裡掌控。有孩子,實在是上天給的一份禮物,在孩子被發現在肚子裡萌芽的那一刻,世界已經變得奇妙也完全不一樣了。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二):做蛋糕的啟示
瀅瀅出世之後,平時已經很少單獨同其中一個女相處咁長時間,而且過程中會不停有人會問一D值得你深思既問題,你亦需要分享一下你既觀察和感受。
幾個老師,抬左攝影機、相紙打印機,有好多珍貴相片會即時印俾大家,貼在一本一早準備好的紀念冊,紀念冊係俾家長和小朋友每天簡單寫下今日最開心的事情,互相寫一句多謝贊美的話,窩心又貼心。
第一日一落機,大家就去左親子蛋糕班,導師安排了「手動」做蛋糕,沒有電動打蛋器,希望小朋友會親自體驗自己動手做蛋糕的辛勞。大人和小朋友個個都合作非常,愉快完成整個過程。之後一個小朋友開始幫手收拾廚房,清理灶頭,就越來越多加入,結果小朋友們一齊合力抹到所有枱乾乾淨淨,甚至寫上一張謝謝老師的紙。
老師不停講「你們怎麼這麼可愛,這還是第一次有學生幫我們收拾喔,你們實在是太好了」,一句句贊美,令小朋友們更起勁。這正正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完美體現。
晚飯分享心情時,被問到,「大家不如講一下你今日對自己小朋友的觀察?」連我在內不少家長都覺得,忽然間覺得孩子長大了。以前我地總覺得佢地細,呢樣做不來,那樣不會做,只是一眨眼,佢哋已經瞬間長大了。整個做蛋糕過程,每位小朋友都聽得很認真,每個步驟都記得一清二楚,被指揮的是家長。
贊美鼓勵信任係幫小朋友搵返自信心的基礎,反觀大人對小朋友的態度,總是有不確定不信任懷疑指責的情緒,於是小朋友就更難處理問題,更難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我們又如何可以放手?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台灣親子生命教育學習團(一):生命教育從何說起
四日三夜既台灣親子生命教育之旅完結,今次有九位媽媽一位爸爸,大家都對呢個爸爸贊不絕口,因為好難得有爸爸隻身參與,用行動陪伴兒子加強關係。好多參與的媽媽都無諗過呢幾日會流咁多眼淚,於是我地成立左Cool Cool (哭哭)Club,大家慶幸遇上一班肯為小朋友認真去改變自己,肯熱誠分享亦肯延續呢個信念既同路人。
好多人都問,你成日講「生命教育」,其實即係乜嘢?生命教育既目的,係去建構孩子「優質」的生命力,係用你生命去陪伴佢地生命的一個「過程」,而做父母的正正是孩子如何看待生命的第一關鍵影響人。
今次去學習既機構彩虹愛家,已經推廣生命教育20年,佢哋有一個遠大既夢想,希望可以把生命教育推動至全台所有小學,從而惠及所有小學生。全台大約120萬小學生,距離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至今為止也不過達至15萬人。全台2000多家學校,有生命教育服務的也不過三四百家。
這20年,有不少家長加入義工的行列,用行動去支持佢地既工作,機構已經累積左6000個彩虹媽媽。現在每年都會有一個和生命教育有關的音樂劇由家長排演。2019年為慶祝20週年,更會有一架故事巴士進行環台表演佢地今年既劇目。
負責人話,其實佢欣賞香港學校的管理模式,有整個董事會架構,容易推動教學理念,但是台灣有政治因素考量,較複雜,校長不能長期連任,拖延了很多教學理念的實施。呢個就係點解佢好高興見到我地學校積極的參與,而我地係香港第一家搞生命教育親子學習體驗的小學。
生命教育,從何說起?我覺得首先由家長自己開始,就好似對講機,要調教channel 先可以對話一樣。如果家長自己唔調整心態,用高壓用強權,又或者家長一味退讓完全無底線,揾唔啱同小朋友的channel,結果會係孩子越來越大,距離越來越遠,關係越來越差,直到你發現你已經唔可以再靠「強勢」去令佢地「屈服」,傷口就更加難以癒合。所以,生命教育要早開始!
究竟呢幾日有乜嘢大體會?要從做蛋糕開始。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一堂關於保險、遺囑、信託的課(二)
繼續上次的討論,Speaker 問左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覺得在香港,婚前協議書有無效?」有人話有,有人話沒有。答案就搞笑了,係「暫時唔知有無」。
原來香港法律在這方面並不清淅,香港行英制,以前婚前協議書並不承認,因為這有違婚姻的神聖,除非內容係促進婚姻的恊議,才會被承認。到2011年左右,英國法律才開始改變,有了一個成功的案例。但在香港沒有先例,所以反而唔知會唔會有效。不過,如果真係覺得好有需要,寫定係好過無。
講到呢到,即刻有個後生仔講「咁你結婚時,無理由先諗離婚時點分家產架嘛」,係喔,好鬼sweet sweet既啫。因為無乜可以分👀,個電飯煲係你既,部冷氣機我?
咁到底,如果阿爸將自己既資產全部轉移在獨生子女名下,而子女的配偶婚後就不用工作,係咪就代表佢乜都無?家族財產無需分配俾佢?大部分同學仔都覺得,有我名喎,應該係啦,原來唔係咁簡單!
下次再講。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緣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需要時間建立和維繋的,前題是雙方都願意盡可能的付出來維繋,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會越走越近,有的人會這麼近卻那麼遠。
今天再見我的cold call 客人,我們熱烈的討論,完全沒有隔閡,已經從陌生人變成朋友了。如果說這是偶然,我卻更相信這是緣份,因為幾千個電話𥚃就接通了你。
大家是否相信冥冥中自有主宰?只要心不偏離軌道,沒有什麼可以左右你向前邁進的方向,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就好了。
💕💕💕共勉之💕💕
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打cold call有感
今日cold call 有感,不經不覺打左一年,周圍同坐的同事講起笑都話,最初就唔想㩒制,㩒左唔想佢通,通左唔想有人接,接左千奇唔好講咁耐,忐忑不安到呢。
如今,心入面會想,你好快D接了,喂你唔好收線住,搞錯又忙音,心態大不同。沒有放不下的光環,沒有解不開的心魔。
一堂關於保險、遺囑、信託的課(一)
分享一下我聽到的一些有用亦有趣的資訊,我唔係法律專業,所以大家有個概念就得了。Speaker 強調左好多次的句子就係:如果要做財產傳承,無論是寫平安紙定係做信託,一定要早開始,尤其是家族承傳而且又不想家族資產「外流」。爭產風波此起彼落,大家不難想像這句的意思。唔好覺得富豪屋企的子女先會有爭產案,普通人一樣有。還有配偶之間、甚至父母子女爭執上一代財富的,比比皆是。
先講婚姻危機,大家知唔知香港的離婚率大約多少?原來有接近三成!換句話說,三對結婚的couple,就可能有一對會分開。我都有D驚訝,而且仲係因為香港離婚有一年等候期,如果唔係,只會更嚴重。
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子女,想把自己財產全數傳承給子女,你覺得子女的配偶提出離婚時,可唔可以分走你的財產?
公平D,配偶可以是老公亦可以是老婆^_^,大家唔好覺得分家產的一定係女方。法律面前(理論上)人人平等,如果女方較為富有,男方和女方共同建立和擁有的財產一樣平均分配。一個有趣的數字是,以前多數是男方俾贍養費,比例大約8:2,現今基本上好接近了。
上面既問題,下次繼續。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保險是一種risk management
尋日見左一位好有主見的後生女,很仔細地查詢危疾保和住院醫療。講返轉頭,佢算係我既ex同事。不少大公司的團體醫療到位,而且基本上fully covered,所以很多員工的觸覺在這種保護下變得不靈敏,覺得沒有買醫療保的需要。
當員工離職、退休,其保障就大不相同了。即使是「可攜式」保障,離職的時候可以「帶走」而且保障所有已存在疾病,但是保額在現今的醫療技術下大多很不足夠。這也正正是這位後生女擔心的地方,坦白講我幾驚訝,畢竟在30歲不到的年紀,會自主認真考慮保障的人不算多(我是其中一個^_^)。
其實大家不妨問自己一D問題去釐清自己既諗法,自己真的可以做到退休年齡而且享受保障到退休嗎?到退休時,身體狀況一定如前,一定一樣可以買到fully covered 的保障而且保額足夠?尤其是家庭經濟支柱,一但患病需要長期治療,公司一定會長期停薪留職?如果沒有收入又要治病,負擔如何handle?
希望後生女能坐言起行,努力manage自己人生的risk。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定時檢示自己和家人的保障是負責任的行為
和不少朋友談起危疾保的時候,總是有人會覺得小朋友無需購買,而裡面九成以上的人都覺得小朋友相比起大人患有重疾的機會低很多,另外一成人是因為覺得負擔重而遲遲不肯開始。
買保險一定要以affordability 出發,而我通常問的第一個問題永遠是,你希望有「多少」保額而又可以負擔「多少」保費?如果你自己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很難找到合適自己的計劃。每個計劃都有自己的優點,不過並不是每一個計劃都適合所有人。有的人願意付高一點的保費,換取較優的保障、定額保費、定期供款,有的人希望便宜而不介意保障相對遜色和忍受遞增式保費且終身供款,其實是豐儉由人。
孩子會長大,年齡的增長只會令保費有增無減,如果萬一得了重疾,費用還是父母要負起的重擔,到時候也許就不是每月一千幾百那麼輕鬆了。
定時檢示自己和家人的保障,是負責任的行為。
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我們的新產品
公司新出左一個危疾產品,尤其是入面一些市場首創的特色,值得大家了解一下,起碼知道現時的危疾產品已經完善到什麼程度:
1)加強心臟病及中風保障,多重保障範圍更廣了,由只是癌症擴大到心臟病和中風,而且次數更多,保障更靈活,以前是1+3(基本賠償+多重賠償),現在是1+4,而且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的多重賠償可以互通。
2)首創癌症治療靈活選,受保人於癌症確診一年後,可以選擇再一次就癌症治療作出賠償,而下一次的多重賠償仍然生效,賠償金額是原有保額40%。這是市場最短的等候期,而且為病人提供適時財務支援,提高自主性。
3)首創首護摯寶,為22週以上未出生的嬰兒承保,避免先天性疾病影響孩子受保資格,暫時為全港獨有。
附上產品小冊子,不論大人還是小朋友,如果正在考慮加保的話,不妨睇睇。
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保險是生活必需品!
週末見了一位朋友,心裡很難受。朋友在加拿大探親時得了肺炎導致肺積水。一場不大不小的病留下了不少後遺症,一隻耳朵暫時聽不見,聲音沙啞像一個七八十歲老人,因為臥床令肌肉流失,一隻腳行動不方便要暫時拄拐杖,人瘦了一大圈,整個人蒼白無力。朋友因為曾經在報紙上看到旅遊保不賠償受保人在海外治病,所以一直沒有買旅遊保險,以為自己買的「危疾醫療」保障包住院費用,索賠時才知道危疾保障不包住院治療。所以這次的花費絲毫沒有賠償,這裡講的是二十多萬!
我記得我從入行的第一天開始,就不停的寫不停的講,大家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買了什麼錢花了在什麼地方,危疾保是危疾保,住院醫療是住院醫療,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保障。大家一定要知道自己買的保障有什麼不保事項,報紙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吸引眼球,香港有保險投訴局,大家知不知道2017年受處理的782個投訴個案裡面,只有31宗最後獲得賠償金額,如果保險只是騙局,那麼怎麼可能只有這麼少的個案投訴成功?
去旅行一定一定是一定要買一份旅遊保,同樣的,危疾保住院醫療也定不可少,風險管理不足,就會像朋友一樣,一場意料之外的病絕對會打亂自己的財務管理,實在不可掉以輕心。
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蘇州(十三):好吃的在這裡
蘇州(十三):如果大家有機會去蘇州,又咁啱住係塔園路香格里拉,有幾樣野值得試。1)冰鎮綠豆湯,呢到既冰鎮綠豆湯非常特別,有米飯、糖冬瓜、漬金桔、蜜棗、薄荷、提子乾,咁既天氣,消暑好有用。2)吃盔(虧)是福,呢個即烤薄脆,香脆可口,非常好食。3)除左上次講過既泡椒藕牙,仲有呢碗晶瑩既桃膠冰粉,出自「南京大排檔」,一家已經有規模既連鎖店,好好味。4)天街入面有間fusion 川菜叫「雀藍」,有個分子料理,其實係雪耳羹。5)入個會去試下馬雲既「盒馬鮮生」普通話近音「河馬先生」,兩個女見到人地撈完海鮮即時掛上路軌運去包裝或者煮熟,就異常雀躍。6)山塘街東吳張記呢個御膳酥,超得。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蘇州(十一):去蘇州一定要去吃麵
蘇州(十一):講完景,講講吃吧。去蘇州一定要去吃麵,這是朋友特別提醒的。蘇州有幾百家麵館,「澆頭」其實就好像我們說的「餸」,叫一碗麵可以加不同的「澆頭」,加餸。店家會把「澆頭」用小碟分盛,挺有意思。我很喜歡楓鎮大肉麵,據說蘇州人對吃執著,不時不食。楓鎮大肉麵在夏天才有得吃,冬天是沒有的。看上去好像很普通,不過是一塊肉,要做得酥爛、入口即化、湯清味濃,不容小覷。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去舊迎新,2019年有新希望
2018年12月31日,來一個年結,記得去年就和大家講過,大家不妨試試每年年初寫一個wish list,而自己就朝著這個list 去完成。Wish list 不用長,不過可以考慮涵蓋多方面,這樣生活也就不至於太沉悶了。不知道大家2018年都許過什麼願?而這些願望又有多少是已經實現的?
我的wish list 通常分了幾個大類,有工作目標、個人興趣、投資理財、個人健康、朋友聚會、家庭生活等等等等。
點算一下,結果還不錯,家庭朋友上都大豐收,因為工作本質上的轉變,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多了N倍,也更有quality,仿佛又回到了最初。今年認識了不少新朋友,也和不少舊朋友重新連結,朋友們對我的支持,也是我可以在這一行站得住腳的最大力量,感恩!(暗示了家人沒有多大支持🤣)
投資理財嘛,今年的市場氣氛很詭異也很戲劇化,大家也許會有坐過山車的感覺,我就依然堅持邊收息邊耐心等候。曾經覺得投資理財的路很孤獨,幸運的是現在有一班因為上堂而加入討論群組的同學們在天天互通消息,我相信財務自由的理念,而且成就財務自由是需要付出耐心和時間的。
個人健康上的改善是太多了,之前的恐怖皮膚過敏,現在基本上已經復原,兩年來不再需要類固醇藥膏,不需要打針吃藥,竟然也沒有了因天氣轉變而癢得抓出血來的情況,有種「我終於活過來了」的感覺。堅持早睡早起、多步行、瑜珈,輕微戒口,也成為了我生活的習慣。反而多食素這個願望在2018年卻實行的不太好,來年要思考一下如何改善。
個人興趣方面,非常感恩,豐富多彩,依舊可以在瓷器、品茶、寫寫畫畫、閱讀、做義工、親子活動、追劇甚至斷捨離上投放一定的時間。可以讓我專心個人興趣,也就是說還夢可做,這是除了和家人相處之外最最重要的收穫。
最後講講重要的一環,我的工作目標。去年工作上設立的小目標雖然都做到了,但其實我對自己去年的工作達標度是失望的(可能老闆比我更失望🤭),熟悉我關心過我的朋友應該明白我的失望來自於哪裡。這兩年我一直努力堅持著自己入行時許下的原則,學海無涯,太多新奇有趣的知識值得我去不停探索,而我告訴你的一定是我覺得適合你的。不過遜預期的達標度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自己還是年資太輕了。
你可以說我在找借口😌,不過不難發現大家始終保持觀望態度,儘管公司的計劃比較起來並不遜色甚至更優質,儘管我們的整個團隊非常專業,客人還是不一定會選擇「我」。這個「你到底會做多久?」的問題雖然沒有直接問出來,其實也不難理解。
這一行其實很有趣,你首先要有保單的「量」才可以生存,就算不多但還是要有基本的「活動量」去維持合約,可是你年資不夠卻又偏偏比較難獲得這個可以生存的量。於是便會在很多人身上出現了「硬銷」和「客人需要」的角力,入行時同期的六個新朋友,在兩年後只剩下二個。一輪汰弱留強的追逐,能夠讓你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但也足夠讓一些脆弱的心靈變掛和退縮。
兩年前入行的那一刻也許我還是有點迷惘,不過現在我是真心喜歡上這一行了。喜歡這裡的自由度,喜歡這裡的新朋友,喜歡這裡的簡單,喜歡這份工作的願景和理念,喜歡幫大家平衡風險和理財規劃的職責,更喜歡這個團隊的守望相助互相扶持互相交流互相鼓勵,我一定會再接再厲,也一定會再來「煩」大家的🤓。
2018年,同事朋友親人相繼離世,今年我經歷的「死別」比過去這40年都要多。然後有一天看到一句話:「人來世上是個偶然,而走向死亡是個必然。」這句話讓我狠狠的消沉了一段時間。有那麼一刻,我覺得人生其實還挺累的,那種感覺就像是,無論你這一生有多了不起,等待你的遲早還是一抔黃土。2018年遇到了不少傷心事,我也有脆弱的時候,自己的傷口也只有自己能治癒吧。
2019年將至,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會好起來,希望所有我認識的人都好好的,希望大家所寫的wish list 都能一一實現。如果你也有夢想,記得相信自己的夢想,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實現自己的夢想。只要每天向前邁進一步,美夢一定會成真,只要我們活著一天,還是先別灰心,用心去感悟生命安排給我們的每一個過程。相信我,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8年的最後一天,大家開始動手寫2019年的 wish list 吧,我們明年的今天再拿出來討論😁。
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事事如意,給所有愛我的人,我愛你們。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進添癌症保障計劃
我好少係到直接講產品,不過最近公司新出既一個叫「進添」既產品(Level-Up Protect Cancer Plan)我又覺得值得提下。
呢個產品既主要目的,係獨立補充第一次危疾理賠後既癌症多次賠償,為嗰啲好多好多好多年前購買左單次賠償危疾保障、但係同樣希望獲得「癌症多次賠償」產品特點既朋友提供左一個有效既升級方案。
最有趣既係:
1)所有已經擁有危疾保障的客人都可以top up,不論你之前買的危疾產品來自邊一間公司,都可以。
2)呢個係我地第一個vitality 系列的儲蓄型危疾保障,保費即時九折。
3)呢個仲係我地第一個refundable 既儲蓄型危疾保,如果85歲前有第一次危疾索賠,會退回此計劃保費,並之後不用再俾保費。如果到85歲無任何索償可以全部退回此計劃保費。
對於想level up 自己原有保障成為有multiple claim function 既朋友,呢個產品我的確覺得不錯,大家不妨了解一下。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盡早處理小朋友的情緒
Tuning into kids 呢個課程已經完結,獲益良多。
唔講唔知道,唔同情緒會有唔同既body heat,發怒時,手會最熱,呢個就係點解小朋友在發脾氣時會出手(其實有D大人都會),導師教左一D方法去排解情緒,其中一個係扭毛巾,當然在之前要先溝通好,發脾氣時先教會死得更慘。
我總結的心得是,盡早處理小朋友的情緒,會令佢地更識表達自己,更肯將一D隱藏既負面影響釋放出來。家長亦要照顧自己既情緒,只有自己的情緒穩住了,才能去處理孩子的,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地在照顧家人的過程中失去左自己。
慢慢長路,大家加油!
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分享旅遊保索償失敗的case
分享一下今年一個旅遊保索償失敗的case。當然,索償失敗雖然客人沒有一點不滿,作為service agent 的我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不過,從中學習了下次大家要留意些什麼,這樣才能對將來更有幫助。
行程的計算係由客人入禁區開始到回程出禁區。原來如果大家在索償行李箱破損的時候,保險公司會要求客人在三天內取得航空公司或者酒店的證明,證明行李箱在運送過程中「被」損壞,但是航空公司、酒店將不會做出任何賠償。有呢封信,客人就可以直接用在索償上,過程也應該會smooth 一些。
我也有去問過旅遊保的賠償部,咁呢個行李箱可以是我自己係外地拖下拖下佢自己散左喎,我無酒店航空公司supporting,咁點證明?我得到既答案係你要寫清楚,最好有些證明,例如照片,如果唔係保險公司雖然靠個信字但也實在無辦法知道「當時」的情況。Touchwood 如果大家將來有需要,記得要做了。
至於填索償表格時,記得要附上行李箱牌子、model、尺寸,最好最好最好有單據,這樣就事半功倍了。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
病向淺中醫(六)
大家都知道,要造影,就要用到顯影劑,所以首先會在手上開個針口,用嚟打藥。姑娘做個針口嘅時候,幫我度住血壓心跳,過咗一陣之後話,個心跳仲係有啲快,咁可能要食粒減慢心跳嘅藥,再等。 Huh? 70 幾喎,你嘅意思係話我心跳唔正常?姑娘好有耐性咁解釋「咁你又唔使擔心,你嘅心跳好正常,不...
-
1. 保單自動貸款(APL,Automatic premium loan):保險公司會將未交納的保險費作為被保險人的貸款,從而使保險合約保持有效;一般維持12個月。 2. 延期定期保險(ETI,Extended Term Insurance): ETI 允許被保險人在...
-
最喜愛每週例會的 knowledge recapture 環節,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同事幫大家重新認真了解了一下一些保戶服務的重要定義,提醒我之前上堂都有提過既幾個大家可能不為意的保戶服務。 賣個關子,其實有無人知道咩野係保單自動貸款「Automati...